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当前要闻:肥城市老城街道:奏响振兴奋进曲,绘就乡村新画卷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23-03-14 13:11:41

农家小院宁静温馨、乡村道路通畅便捷、富民产业提质增效、田野深处生机勃勃……近年来,肥城市老城街道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特色产业建设稳步推进,村庄建设更加亮丽,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乡村振兴主战场上迸发出勃勃生机。

“麦苗长势不错,后期加强田管,再迎一个丰收年。”肥城市老城街道大石关村种粮大户袁忠说,如今各类农机轻松下田,种粮轻省多了,乡亲们种地积极性越来越高。


(资料图)

走进老城街道大石关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一排排喷灌设施正在欢快地为麦苗浇灌返青水,一批无人机正在为麦田喷洒绿色环保除草剂……近年来,老城街道立足发展实际,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把粮食安全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来抓,全力提升粮食生产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让小田变成了大田,连机械化利用程度也大幅度提高,大大节省了我们的开支和成本。”老城街道大石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孙文远说。

老城街道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优化土地布局,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基础,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目前,总投资136.5万元实施了大石关、大石铺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022年,老城街道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全年粮食总产量2.1万吨,连续5年稳定在 1.8万吨以上,其中,夏粮产量 0. 92万吨,秋粮产量1.16万吨,让百姓牢牢地端稳了自己手中的“饭碗”。

走进老城街道尚质居旧址可以看到,一垄垄覆好的地膜为农田披上了银装,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勾勒出一幅迷人的田园风光图。

“我们种的土豆跟普通土豆可不一样。”老城街道尚质居党支部书记尹衍东告诉记者,“今年选了新品种,种出来的土豆,肉质软糯,口感非常好,而且,这种土豆中的胡萝卜素含量比普通土豆高很多。”据悉,尚质居引进优质土豆品种和先进的田间管理技术,流转居民土地80亩,总投资38万元,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

产业的兴旺决定着乡村振兴的质量水平,老城街道加快推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以打造泰安市乡村振兴先行区为契机,坚持产业兴农、龙头带动、项目支撑,串联起北部“研学游”环山带和东部农业经济带,做大做强“茶叶、特色种养、文旅深度融合、都市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为乡村全面振兴打造新引擎,燃起农民增收致富新希望。

2022年,老城街道投资170万元打造肥城市第一家支部创办合作社孵化基地,按照“一村一品、一社一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葡萄、有机蔬菜、中草药、龙虾等特色产业,先后落地了泰安东兴、肥城小农女、聚鑫牧业、聚隆生物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炒茶制茶、生鲜配送、畜禽养殖等产业发展。精心打造“小金龙”黄粉虫、“泰山君子”茶、“富硅”旱稻、“康王源”地瓜、“华石山泉”水、“李庄生态藕”“李庄荷叶茶”等区域品牌7个。

走进老城街道河口村,只见道路宽敞平坦,庭院错落有致,房屋前后干净整洁,文化墙清新典雅,道路两旁的绿化苗木把整个村庄装扮得生机盎然,蓝天碧水相映成画,美丽乡村宁静美好,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在这片土地上不断迸发。

“在整修河道的基础上,今年在河道里栽植莲藕十余亩,既能改善水质,美化环境,还能增加一笔经济收入,一举多得。”河口村支部书记吴业松说。预计夏季莲藕进入盛花期后,届时,河口村将是绿叶粉荷、夜半鸣蝉、蛙声一片,美不胜收。

河口村的美丽风貌是老城街道不断夯实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生动写照。

据老城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宜强介绍,近年来,老城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道路、饮水、网络等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按照“妆点、串线、连片”的思路,老城街道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目前,栽植绿化苗木6万余株,粉刷、彩绘墙面1万平米,安装路灯400余盏,并结合村情村貌和历史文化打造了一批文化景观点。

“道路变宽了,河道干净了,路灯亮堂了,乱堆乱放不见了,村庄越变越美了!”河口村村民说着本村环境的变化,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有序实施民生项目的同时,老城街道还把创建“美丽庭院”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围绕“清洁、绿色、健康、文明”目标,以家庭为切入点,以妇女为主体,组织广大妇女与家庭参与环境整治,美化家居环境,以庭院小美实现村庄大美,助力乡村振兴。(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肖明媛 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