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照亮心灵,驱散黑暗
——观电影《拨浪鼓咚咚响》
文丨高求忠
【资料图】
“我在人生中途醒转,发现自己在一片黑林里面,林中正确的道路消失不见”。对于《拨浪鼓咚咚响》的主角苟仁来说,故事的开端处,他就正处于这种状态。他被生活按在地上狠狠地摩擦,儿子因病去世,救命钱被朋友骗走了,穷愁潦倒的他对未来已经绝望,心中一片迷茫,活着,却了无生趣,一心想着找那人复仇。
命运安排他遇上了另外一个小孩,十分缺爱的留守儿童毛豆,一个失去儿子,一个正在寻找父亲,苟仁的货车载着毛豆,从悲剧站点出发,七弯八绕,几经周折,一路悲欢交集,笑中有泪,向着喜剧奔跑,终于到达爱的终点站。
一部电影好不好,是否受欢迎,现场观众的反馈就是一面很好的镜子。二月的一个下午,我看了这部电影的点映,当时放映厅里人很多,我特意留意了一下,观众大多目不转睛,没有玩手机,没有中途起身离开,观影时,笑声与啜泣交织,前排一位小朋友尤其投入,哭得稀里哗啦。而我,过了两个月,依旧对它念念不忘。
这部电影没有流量明星,没有俊男靓女,没有特效科技,没有老戏骨,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没有铺天盖地的炒作,它是一部小成本电影,拍摄制作过程也充满艰辛,但它有好的故事内核,有看不出表演的表演,有温暖真挚的情感,深深拨动观众的心弦。
电影把镜头对准了底层小人物,关注乡村留守儿童,片中主角都不是职业演员,出租车司机惠王军饰演苟仁,他的生活和经历与苟仁很接近,而饰演毛豆的小演员,也来自于农村小学,他的同学中就有许多留守儿童,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就是在演自己的人生。
故事发生在陕北农村,为了去神木县找爸爸,毛豆悄悄上了苟仁的货车,不小心烧毁了货物,苟仁拉着毛豆回家索赔,毛豆相依为命的奶奶去世了,家里一贫如洗,也没人帮毛豆买单,苟仁无奈,带着毛豆去寻父还债,一对欢喜冤家聚头,好戏连连上演。影片中,现实的痛苦磨难和温情温暖相映照,笑点也不少,那些幸福的治愈片段更是触动泪点。
最开始,苟仁为毛豆所花的每一分钱,都仔细记账,然后要毛豆按上手印。这时他内心已是一片黑暗寒冷的荒原,挂在车前窗的那只拨浪鼓,是儿子的遗物,他经常看着它,想起儿子的笑脸,根本不允许毛豆来触碰。
苟仁的本质是善良的,当毛豆哭喊着跑远时,他一边抱怨“上辈子欠你的”一边去找毛豆。虽然这个熊孩子也惹祸,可他有颗善良透明的心,天真、勇敢、嫉恶如仇,他拼尽全力去帮苟仁推车,泥水飞溅一身,自己一无所有还去帮助有困难的人,慢慢地,苟仁的内心开始变得柔软,笨拙地帮毛豆修鞋,集市上,别人要“租借”毛豆来卖货,谎称毛豆父亲病重博取同情换销量,苟仁开始同意了,后来却不忍心,觉得这是在咒这个可怜的孩子。苟仁挨打那一场戏,俩人的感情进一步升温,他们互相保护,互相慰藉。后来,苟仁自制“雪橇”,带着毛豆“滑冰”,俩人笑成一团;来到夜市,苟仁说“让娃先吃”,他们对彼此的称呼也改成了“狗叔” “豆儿”;苟仁带着孩子住进了大酒店,帮他洗澡,给他换上新买的衣服,这个时候,苟仁脸上是慈祥的笑容,他已经完全代入了父亲的角色。
这对“父子”在寻亲路上在经历一连串的事件后,慢慢地开始学会成长,彼此救赎。对于毛豆,苟仁由讨厌到同情到喜爱到付出真情,而毛豆对苟仁亦是如此,由疏远到亲近到喜爱,不知不觉间,苟仁脸上有了笑容,心中有了希望,又有了爱的能力,毛豆虽没找到自己的父亲,(苟仁多方寻访才知道,毛豆的爸爸早已去世)却在苟仁这里得到了父爱。因为毛豆,苟仁并没有刺杀仇人,没有走向深渊;酒店里,毛豆不经意地说,“我以前也受过伤,后来慢慢慢慢就好了”这对苟仁来说,也是一个隐喻和启示。当毛豆悲伤哭泣时,苟仁告诉他“要像个男人”,甚至还谈起了理想,提到了作家路遥,毛豆淘气弄破的拨浪鼓被苟仁悄悄修好,这个胶布,象征着伤痕的愈合。
片尾,俩人恋恋不舍地分离,之前锱铢必较的苟仁偷偷给毛豆书包里塞了很多钱,小小的毛豆执着地追着大货车,一声一声地喊着“苟叔、苟叔,”苟仁强忍泪水开车,耳边传来毛豆熟练的卖货吆喝声,那是他们共同的记忆,看着毛豆一边跑一边摇着补好的拨浪鼓,许多观众眼里有了泪花。从头至尾,影片并没有刻意煽情,甚至很少用配乐,一点点的改变,都顺理成章有迹可循,影片高潮部分,导演也没有俗气地让毛豆喊“爸爸”,主角的情感线步步递进,节奏推进恰当,故事发展水到渠成,这对“父子”对手戏情感细腻真切,富有感染力。
电影取材于导演拍纪录片时露宿乡村学校和后来帮扶留守儿童的经历,采用了新现实主义手法,让故事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和人物心理的发展来展开,所有的演员都是素人,大部分群演镜头都是真实拍摄,两位主演的表现让人惊喜,清水出芙蓉式的表演富有张力和质感,真情流露,毫不做作,人物形象刻画得立体丰满,让我们看到最真实的芸芸众生,让普通百姓在普通人的故事里旅行。电影细节扎实,前后呼应,情感发展铺垫到位,生动感人,引起观众的共鸣。
相较于那些花里胡哨玩概念的电影,这部电影有纪录片的质感,影片使用陕方言,片中有不少长镜头和空镜头,并且尽量采用场景环境中的声音,银幕上的场景、道具、日常生活都是原生态的,蓬头垢面的毛豆,破旧粗陋的布鞋,苟仁皱皱的军大衣,乱蓬蓬的须发,土墙上的老式玻璃相框,简陋的窑洞门口,毛豆一个人贴着春联,在原野上奔跑着,盼望着父亲的归来,赶集的人群,热闹的庙会,苟仁租住的房屋凌乱狭窄……一切都那么真实自然,正如导演所言:“真实是真诚的前提,而真诚是作者和观众灵魂沟通的唯一桥梁。”电影风格质朴粗粝,厚重大气,原汁原味,如乡间的桑麻,如辽阔的西北山野,它的朴实真挚和人文关怀令我印象深刻。
这对父子相遇在至暗时刻,一路相互取暖,相互治愈,两个“苦命人”找到了生活继续下去的希望。他们就像希腊神话里的忒修斯,即使被抛到阴森的迷宫,也能在牛头怪的威胁下,奋力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或许一切力量都源于他们心中那根线头,那根系在生命迷宫入口处的线头,它细腻柔软,被生活的尘灰和风霜厚厚覆盖,但它却可以一直暗暗蓄力,如影片中的烟花一样悄然燃烧绽放,照亮他们的心灵,驱散全世界的黑暗。这个线头,或许就是爱。爱,贯穿影片始终,爱带来了温暖,这温暖溢出了银幕,流淌到观众的心间,且久久回荡。